人力资源审计报告精选(九篇)

人力资源审计报告

第1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公共支出的主要目的是,扶持财政实力较为薄弱地区的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支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生态转移支付,它将财政资金立足于补助落后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由于财政资金通常是凭借国家力量,依据法令和法规强制取得并由计划分配使用的,为确保该资金在上下级之间的透明度,政府依法对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实施绩效审计,对其使用效益的有效监督变得意义非凡。

1.1我国生态环境复杂且相对脆弱

我国的生态类型复杂且多样,森林、湿地、草原、荒漠、海洋等各种生态系统在我国均有一席之地,但是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政府在生态转移支付的实践中任务更加艰巨。根据2010年国务院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数据资料显示,生态脆弱区域在我国占有较大面积,且导致生态脆弱的因素甚为复杂,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55%,其中极度脆弱区域占9.7%,重度脆弱区域占19.8%,中度脆弱区域占25.5%。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对国民的健康生活造成威胁,也更加严重地遏制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1.2我国政府对生态转移支付的数量逐年增加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划分,目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25个地区,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0.2%,占全国总人口的8.5%,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共1443处,总面积约120万km2,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2.5%。近几年我国实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且接受转移支付的地区范围在不断扩大。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财政部从2008年起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2009年,获得生态转移支付的地区在全国有300多个县,到2010年,转移支付范围已扩大到451个县,转移支付资金达249.2亿元。未来将持续扩大接受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地区和范围,目前全国各省相关部门都在努力提交材料,实现将本省更多的县域纳入到转移支付范围。下面提出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天然林保护两项国家生态重大工程的转移支付数据,来说明对生态工程的支持力度。建设期为2013—2022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由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对该重大工程的总投资额达到877.92亿元。与此同时,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2011—2020)也将开始启动,并加上已经出台的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方案,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内对建设和保护林草生态屏障的投资额将达4200亿元。京津风沙源治理重大工程的实施目的在于使退耕还草成果更见明显,有效利用林草资源,尽力做到遏制土地沙漠化的程度,逐步完成建立京津及华北北部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据国家林业局的测算,到2020年,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总投资为2440亿元。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场二期工程中央总投资1261.6亿元,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总投资1178.6亿元,具体各项目投入见表1。

1.3政府各部门颁布相应的法规制度要求实施审计监督

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开始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始于1994年的《审计法》,随后于1996年了《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001年颁布了《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2002年出台了《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等各种审计法规的相关文件。《审计法》和《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都提出,要加大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高效性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2011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完善生态脆弱区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法》《生态补偿条例》法律法规,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强化生态督查。我国目前拥有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有多层次的审计机构和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其中国家审计人员8万多人,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拥有个人会员13万人,内部审计人员约27.6万人),有信心并能够保证顺利执行各种审计法规。政府、职业界、院校和科研单位都在致力于环境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工作。

1.4已有的审计结果反映出了重要问题

2011年6月审计署的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审计署对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分配情况进行了绩效审计,是对全国18个省的90个县市的重点抽查,而结果却表明存在部分专项资金设置交叉重复、部门多头管理和分配的不良现象。从上述情况看,开展积极有效的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加强政府对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严格监督已成为必然。

2国外关于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报告的主要规定和研究

生态转移支付属于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相关的规定和研究成果也可以从中分析和引用,单独的规定和研究尚不多见。

2.1政府主要规定和审计实践

1977年,拥有权威性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中指出:“除了其重要性和意义都不容置疑的财务审计之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即对政府当局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十五届大会在开罗顺利召开,宣布了《开罗宣言》,并首次提出环境绩效审计。2001年,最高审计机关性质的亚洲组织环境审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重点探讨了为亚洲各国实施环境审计工作提供借鉴的《环境审计指南》(讨论稿)。此后不久,隶属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环境审计小组(WGEA)印发了《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其第二部分给予讲述。2004年,在INTOSAI的《绩效审计指南》中这样表述过“全范围的政府审计包括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报告是绩效审计重要的环节之一,许多国家都对绩效审计报告框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美国绩效审计报告框架是2007年1月由美国政府责任署的《美国政府审计准则》来规范的,其中明确规定了依据一般公认政府审计准则(GAGAS)以便合理实施绩效审计的报告准则。其框架分别从审计报告的形式、目的和内容3个方面来阐述。审计报告的形式要求审计师使用与预期用途相适应的报告形式。审计报告的目的是实现审计结果的传递并被公认、获取和应用,还应为后续检查提供便利。美国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分为5大方面:①审计的目标、范围和方法;②审计结果的报告;③审计师遵循GAGAS方面的情况;④有关负责官员看法的简述;⑤注明报告省略的机密和敏感信息的性质。美国国家审计署提出对绩效审计报告的要求为:表述要完整、准确、客观和有说服力。德国绩效审计报告对联邦审计院的工作开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当前联邦审计院已将它作为履行工作义务的核心内容。其框架内容主要包括6个部分:①内容概要;②确定的事实;③对事实做出的评价;④主管部门发表的意见;⑤联邦审计院的最终评价;⑥联邦审计院的建议和倡议。德国绩效审计报告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也是该国的特色之处是将其列入年度报告,并针对重大事项提交特别报告和提供咨询报告。特别报告的作用是使联邦审计院及时把重点审计结果向立法机关和联邦政府提交报告。英国审计署用实际数据在2003年的审计年报中例证了绩效审计的重要作用,它平均每年将产生4亿英镑的效益,绩效审计每用1英镑的成本就会带来8英镑的节约。绩效审计报告已作为议会责任监督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英国审计署在为降低审计成本寻求合理方式,为实现审计质量、成本和时间的最佳配置探索新的更好的途径,与此同时,也在利用新技术对绩效审计进行变革和创新。首先,要与政府机构改革政策相融合,降低改革风险并适应新的公共服务方式;其次,是制定绩效审计计划和方案时更多的采用风险基础法,弘扬创新意识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实现管理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绩效审计的持续发展;最后,加强各审计部门之间的高效合作,避免交叉重复审计的出现,发挥相互补充的整体合力。英国绩效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没有强制性是其一大特色,被审计单位自愿选择是否执行审计建议,审计署只负责将报告提交议会并公开发表,只通过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合作这一途径来确保审计建议得到实施。英国审计署十分重视审计建议的质量,强调审计建议必须有前瞻性和全面性。

2.2研究现状

艾琳·瑞恩(IreneRing,2002)通过对德国地方一级的各种财政均衡法的现状分析,提出基于系统集成忽视的生态功能和指标,在解决生态公共职能分配给下级司法管辖区的联邦系统中,分析财政联邦制和财政政策的作用。综合考虑生态公益林功能后,呼吁自然保护问题和相应指标的集成要纳入到政府间财政关系体系中。在不同生态转移支付机制的实践中,为量化各机制实现的效率和效果,需要绩效审计来实现,对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的研究至关重要。桑格·麦翰蒂(SangoMahanty,2012)通过对环境服务支付(PES)计划的研究,提出激励机制的设计,减少因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的气体排放量(REDD+)。REDD+是一个国际性的财政转移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由林业部门管理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了减少森林砍伐和改进森林管理,该机制指示无论是直接支付还是通过国家政府,都将资金支付给森林所有者和使用者。这是一种对森林保护而减少危害气体排放的环境保护政策,通过对破坏环境的付费来实现资金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转移支付。

3我国关于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报告的主要规定和研究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资源保护和环境补偿,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逐年增加的数量和覆盖范围的扩展情况就可充分体现。同时,相关规定的制定与实施,也在逐步完善,学者们关注的程度也在大幅增加。

3.1主要规定和审计实践

我国审计署于1998年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在2003年组建了环境审计协调小组,在不断扩展环境审计新领域的同时,一直在探索环境绩效审计。2009年3月,在全国资源环境审计培训班上由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提出:要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探索和研究。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在2003—2007年审计发展规划中,国家审计署郑重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在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强调:“在注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依据财政部的委托,将任务分配到相关部门,对实行生态财政转移支付市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执行定期普查、年度抽查和专项检查3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估,对生态环境进行一次全面考核的周期为3年。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中的规定,将生态环境指标(EI)体系总体划分为共同指标和特征指标两大指标类型。其中共同指标所包括的一级指标有自然生态指标和环境状况指标;特征指标所包括的一级指标有水源涵养、生态多样性维护、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4种类型。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每个市县生态环境年纪变化量进行评价。

3.2研究现状

关于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报告的直接研究尚未查到,相关的成果大致集中在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等方面。李坤刚(2008)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了区域间补偿的相关问题,并探讨了区域间生态转移支付标准的确定。根据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通常是提供生态补偿的地区,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则多为接受补偿的地区。生态足迹理论将地区划分为生态赤字区和生态盈余区,为实现公平性的发展,生态赤字区应该适当的给予生态盈余区一定的补偿。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反溢出效应”,输出自然资源地区理应得到来自占用外部自然资源地区的经济补偿。利用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一种生态转移支付方式,显示出我国有13个省市需要向其他地区支付一定的生态补偿。李峄(2012)基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讨论了我国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一般性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框架。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却往往是资源比较富集区域,而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一般性生态转移支付的目的是通过政府介入的手段,实现资金在资源富集区与资源匮乏区(即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转移,使资源富集区可以持续保持基本的公共服务。他提出要在中央财政设立独立账户即生态补偿基金,通过收取环境税来获得资金来源,补偿的对象是具有生态安全性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县为单位,同时也明确了补偿标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县获得的财政资金=该县的生态指标×中央政府生态补偿基金总和(1)绩效审计用来实现政府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运行,运用客观公正、全面系统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标准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总体评价模型和重点审计领域评价模型,最后需要明确制定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报告,以直观展示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的成果。绩效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发表的审计意见、做出的审计评价以及提出的审计建议综合而成的书面文件,体现出绩效审计项目的成果,是审计方与有关各方沟通的重要媒介。马伟杰、赵宝柱(2005)在借鉴国外政府绩效审计报告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绩效审计报告框架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8个方面。①摘要,简短的摘要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②被审计事项的背景,在报告开篇阐述与审计结论有关的充分背景资料,使读者清晰地理解被审计事项。③审计项目实施情况,使阅读者方便了解审计的目的、判断审计报告的价值,在审计报告中说明审计的目标、范围和为达到目标所使用的审计方法。④审计发现情况,是对所取得的审计证据的汇总结果。⑤审计结论,针对审计目标,概括地发表审计意见或得出审计结论。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将具体违法违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给予逐项列示。⑦审计建议,是绩效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区别于财务审计报告的一项主要特征,是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审计结论列示应采取的措施。⑧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要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协商是否采纳审计意见,便于双方纠正问题和改进管理。合理安排政府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制定有效的报告披露机制,对优化审计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让社会乃至市场中各种力量广泛参与到绩效审计中,也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关键。钟刚、谢赤、周黛(2009)在审计报告研究中提出,绩效审计结果使用者上至国家政府下到普通民众,只有多元化的报告方式才能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研究讨论的难点在于如何适当地披露非财务信息,满足广泛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政府绩效审计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法律等各种因素之间博弈的结果,不同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都表露出作为相同事物的共性,但又不乏因适应不同环境而拥有的个性。即使踏在全球化的步伐下,我国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审计环境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且不会很快消失。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客观差异,有所扬弃的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4评价与设想

4.1对国内外已有成果的评价

通过上述有关规定和研究情况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与经济投入,但基于各种因素限制,投入的资金都是有限的,要求进行效益审计监督;二是现有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体系有待完善。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指标、标准和报告模式需要充实和系统化,相关的法规和可供操作的指南也要尽快出台。借鉴国外已有的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政策法规制度,制定合理有效的绩效审计标准,并给出准确的绩效审计报告表达形式,是政府各级部门制定生态支付政策的重要参考,也是促进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步骤。

4.2对我国政府生态转移支付绩效审计报告基本框架的设想

第2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关键词】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整改报告

2010年9月,审计署颁布了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新准则增加了“审计结果公布”章节,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实行公告制度。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审计调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对2003~2012年我国审计署网站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数据统计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近十年来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变化趋势、审计公告类型分布及变化情况,以及审计整改结果报告的明细情况。以体现我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利弊,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审计结果公告总体情况

(一)审计结果公告数量总体增加

自2003年至2012年,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3年当年了第1份审计结果公告,此后,2004年共7份,2005年4份,2006年7份,2007年6份,2008年9份,2009年16份,2010年23份,2011年38份,2012年37份。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近10年来,审计结果公告数目呈递增趋势,尤其以2008年为转折点,从2009年起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总体上涨略有波动,2004年和2011年两年较相近几年略高。基于此趋势,我国审计署会进一步加大公告力度,增加公布审计结果的数目。

(二)审计结果公告类型增多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按照公告的目的和内容将审计公告分为: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涉外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六大类型。

由上表可以看出,财政审计一直为审计机关审计的主体,在内容上包括:中央财政管理审计、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央转移支付审计、税收征管审计、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地方财政收支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农业资金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2003-2005年3年期间只有财政审计公告类型,随后逐步扩展到其它领域,财政审计公告在数量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占同期审计公告总量的比重减小,到目前是六类审计结果公告类型。关于其他审计公告类型,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06年第4号:“中国农业银行200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为第一份金融审计公告,2006年第2号:“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是首次公布的资源环境审计公告,“印度洋海啸中国政府对外紧急救灾援助专项审计结果”第一次公告涉外审计。2010年开始公告企业审计结果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三)审计报告的整改情况

审计署“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审计机关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追踪披露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几乎每个审计结果公告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其落实情况。除了审计公告中提及的整改情况,审计署也会专门公告“整改结果报告”。对2003-2012年审计结果公告的统计分析发现,2008年以前并未公布审计整改报告,2009年有3份整改报告,2010年没有公告,2011年2份,2012年1份。这6份整改报告中,4份为“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另两份为2009年第11号:“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发现违规问题整改结果”和2011年第38号:“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整改结果”。

由表2,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数据可以发现,审计查处的力度不断加强,整改项目不断完整,落实情况不断改善。对2007-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整改所涉及的资金总额从267.73亿元、26.34亿元(2009年审计)增加到1782亿元(2011年审计)和1201.69亿元(2012年审计)。对审计发现问题制定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也从增加到上千条。处理处罚的相关责任人员数目增多且惩罚力度加大。

二、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采用行政型的审计模式,审计报告向政府提交,审计机关作为执行机关的组成部门去监督执行机关本身,具有浓厚的内部审计色彩,独立性不强,因此审计结果的透明度较低。

1.审计结果公告数量偏少、范围狭窄

从目前公告的数量和范围来看,审计结果公告并没有反映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由审计署审计公告的数量来可知,我国仅就少量的审计项目结果进行了公告,公开的审计结果公告低于全部审计项目的10%。《国家审计准则》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信息以及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其他都应公开,而其范围远未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水平。此外,审计公告主要是对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业的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与民生相关内容较少,社会公众对此关注不多,也不能完全了解政府的运营情况。

2.审计结果公告类型单一且发展不平衡

审计结果公告的主体为财政审计,对于其他审计公告类型的涉及时间较晚、数量较少,如审计署于2010年才开始公布,但随后企业审计公告发展迅猛。除了财政审计和企业审计,其余四项审计公告类型所占比例较小,近十年来,金融审计、资源环境审计、涉外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总量分别占审计公告总数的6%、6%、5%和4%,四项总和只占审计公告总数的21%。同时,审计项目公告缺乏连续性,如资源环境审计在2006年首次公告后,于2009年才继续公告。审计结果公告的分类并不完整、恰当。如2009年第6号:“41户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既属于企业审计又涉及资源环境审计;2005年第4号:“16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结果”这是业务指导层面的行业检查,将其归为上述六类似乎有失偏颇。

3.审计结果公告不能很好地起到“公而告之”的作用

《国家审计准则》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审计调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国家在于人民,国家财产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公众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监督审计公告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然而,由于审计报告专业性较强且社会公众中具有审计基本知识的人比例较少,若不加解释直接传递给大众,往往无法达到公告效果,甚至会被不法人士恶意曲解传播不良信息。在审计署公布的一百多份审计结果公告中,大部分公告使用专业术语且无任何解释,同时缺乏图表、对比等形象化表达。在对各层级社会人士进行的问卷调查也显示,68%的人无法准确理解审计结果公告传达的信息含义。

4.审计整改报告数量和内容偏少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目的在于将政府政务公布于众,以接受公众评议和监督。更本质的是将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暴露于社会舆论监督中,从而对其产生威慑力和约束,使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自觉纠正错误,接受审计意见并落实审计决定。审计公告的内容中基本都包含“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段落,但该段内容较少,只是对总体情况进行了概括,并未详细说明整改的具体内容和落实情况。近十年来,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整改报告总共6份,占审计结果公告总数的4%,数量较少,且内容多为文字表达,缺乏客观数据资料,审计整改具体内容的针对性较弱。同时,审计整改报告主要针对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涉及其他审计公告的类型较少。

三、对我国审计结果公告的建议

众所周知,信息传递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信源、信道、信宿”,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有效传递信息,审计结果公告也是如此。在信源上,审计机关公布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需报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因此审计结果公告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均取决于审计机关对公告的重视度;在信道上,需保证审计结果公告的传播途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审计结果公告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因此信道也应便于受众的接收。在信宿上,审计结果公告应能转化为信宿所能理解的语言,便于信宿的利用。同时,为了使信息充分发挥其价值,信息的反馈同样重要。审计公告的目的便在于警示和整改,公众应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对被审单位形成舆论监督,而被审单位也应据此进行整改。

1.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

2010年2月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公布后,取消了原条例对仅公布“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公布的、社会公众关注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布的”这些范围限制,这充分体现了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的必然趋势。其次,审计公告应更多地向民生和社会公众关注的方向发展,这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事务的关注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影响力。

2.丰富审计结果公告类型

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分布体现出审计项目的安排,既表明国家审计作为政府的“免疫系统”对国家政务起到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也说明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重视程度的区别。因此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的公告应充分兼顾“公平和效率”。此外,应进一步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使审计结果公告成为一项系统、规范的审计档案文件。

3.拓宽审计公告传播渠道,增强内容可接受性

《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通过下列形式公布审计结果:(1)广播、电视;(2)报纸、杂志等出版物;(3)互联网;(4)新闻会;(5)公报、公告;(6)其他形式。”然而现实中多为互联网、报纸和杂志,其他方面较少涉及。鉴于我国民众的信息渠道习惯和专业知识水平,应拓宽审计结果的公告方式,如采取电视和广播,并设立专业解说频道,向社会大众客观、公正而专业地传播公告信息。与此同时,应注重增强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例如多用数据、形象化的图表来代替单纯文字描述。

4.增加审计整改情况的报告

审计整改报告作为审计建议和决定的后续监督检查,有利于促进被审单位对审计事项的落实情况,并起到充分利用审计结果的作用。因此,应加大公布审计整改结果力度,增加审计整改报告的数量,审计整改报告涉及项目应尽可能完整,同时扩大审计整改报告的范围,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梁小平.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浅议[J].西部财会,2012(04):65-68.

第3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1993年,冷战结束后不久,新上台的克林顿政府认为有必要对美国战略进行调整,这就要对需求和能力进行重新评估,一种新的评估报告应运而生。由于苏联解体,其军事机器持续衰落,之前的布什政府已经开始对美国重新定位,提出“基本的力量”这一概念,将军事力量削减了20%,但克林顿政府呼吁进一步削减。

时任新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是唯一有资格进行这种重新定位的人选。阿斯平长期担任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国家安全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冷战后战略已经进行了多次研究。他建立了精干的报告撰写组委会。

1993年10月,《自下而上的评审》报告发表。阿斯平使用了布什政府已有的成果,以及政府机构研究的新成果,参与撰写工作的包括他的工作人员和6名政府官员。《自下而上的评审》报告奠定了冷战后的战略,提出了符合该战略的兵力结构和现代化方案,并对政府的决定进行了解释:战略中有一小部分描述了从全球冲突向地区冲突转变;基于这一战略,报告对兵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呼吁保留12个航母战斗群、10个陆军师、20个空军战术战斗机联队和174000人的海军陆战队;为适应新的战略和部队结构,需要增加一些采购计划,削减一些采购计划,取消一些采购计划;报告的结尾部分进行了资源分析,显示新的方案将如何适合于未来较低的预算水平。

《自下而上的评审》报告在衔接战略、计划和预算方面很成功,1996年国会将这种做法上升为法律(10 USC 118),要求每一届新政府进行类似的评审,称之为《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这种新的报告将对国防战略、部队结构、部队现代化计划、基础设施、预算计划以及美国防务计划的其他元素和政策进行全面评估,着眼于确定与表达美国国防战略,为未来20年制定防务计划。根据该法令,目前已经了4份《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

1997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

克林顿政府在第二个任期制订了1997年版即第一份《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第二个任期的战略环境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而且第一个任期的战略、部队结构和采办项目限制了评估报告的制定。然而,评估报告也做了一些改动。评估报告的战略部分将国防战略概括为“塑造、反应、准备”,它使用行为动词,对后来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有着非常大的示范作用。该份报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采购项目停滞不前,无法为扩大的现代化项目增加财政投入。因此,报告建议:缩减兵力和人力资源,主要是在保障领域,这对预备役的影响最大,导致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的不满;关闭基地和外包以降低基础设施的成本。该报告列出了三个重要选项(“近期焦点”、“更遥远的威胁”、“折中做法”),对每个选项进行了成本和效益评估,然后解释了选择折中做法的理由。资源一章表明削减成本的建议将为现代化项目与“变革性技术”提供资金。

表面上看,评估报告似乎成功地将战略、计划和资源衔接起来。但是,国会的批评者抱怨评估报告是“预算驱动,而不是战略驱动。”因此,国会修订了《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法令,使以后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不会受制于预算。

2001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

2001年乔治・W・布什政府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是第一份“战略性”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因为该报告的制定没有受到预算的约束。除此,报告还有些其他的变化,例如,转向人员领导评估,远离资源、组织、项目分析和评估(现在的费用分析和项目评估)。经过两次出师不利,报告的一部分由净评估办公室撰写,另一部分由外部专家撰写,两者都没有提供可操作的建议方案,《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的制定任务被分配到国防部的政策智囊团。尽管开始很困难,幕后关于强制削减兵力辩论的新闻报道也很多,但是评估出台得比较快,2001年9月就公布了。

新的评估包含了一套新的战略行动动词――“确保、劝阻、制止、击败”,超越1997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关于打赢两场地区冲突的要求。为了支持这些更广泛的要求,2001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力”的规划。但是,对于战略、计划和资源之间的联系,评估报告只提及而已。虽然其兵力结构评估考虑了若干作战想定的组合,但是并没有详细介绍这些想定。最终,评估报告并未对兵力结构进行改动。

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

布什政府的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沿用2001版方式,没有提供数字、表格、关于资源的章节。难怪“9・11”事件后的战略专注于恐怖主义(“长期战争”)、国土防御和“转型”。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主要用言语来描述,而不是用数字,给出了建立在本土防御、常规冲突和长期非常规战争基础上的静态和动态兵力计划概念。可以预料,在布什的第二任期内项目变化很少。尽管变化很温和,但是评估报告的出台花费了很长时间,最终报告在布什总统第一任期就职后一年后才出来。这符合国会的新规定,即公布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与预算相一致。2006年版也是效力发挥最短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报告的结论是:“今天的兵力规模是合适的”,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转型”技术方面。10个月后,总统宣布大幅增加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从而颠覆了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的主要观点。

第4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

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

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内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

七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序

与其他审计程序一样,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效益审计所进行的具体活动,与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准备阶段要搜集更为全面和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其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际操作难度更大。第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实施审计工作前,要给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第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采取详式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审计有较大的区别。审计报告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财经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其他方法。专门运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的方法包括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经济预测方法、现代管理方法等等。经济活动分析方法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运用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透过各项指标及其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拟定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经济预测方法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预测经济效益的状况。此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所运用的现代管理方法还有决策管理法、统筹法、价值工程等。

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1、总体经济效益评价

总体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完成了计划任务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内容:(1)确定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水平。(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实际数与计划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3)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其成绩并揭示其存在的差距。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其它单位、同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和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2、主要业务经营活动审计

业务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具体包括:常规经营活动的审计,即对采购、存储、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的审查。(1)采购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采购计划制定的正确性,采购计划的完成情况,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采购批量确定的科学性,采购成本水平的变化以及采购费用水平的高低等。(2)存储业务审计。主要审查储备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储备计划的完成情况,储备场地的利用情况,仓库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材料物资的保证程度等。(3)生产业务审计。主要审查生产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状况,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成本水平等。(4)销售业务审计。主要审查销售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其完成情况,销售方式的合理性,销售费用的高低,销售收入水平等。3、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活动的审查。

4、主要经济资源利用的审计

企业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考察效益水平的高低,既要看产出的多少,也要看投入的高低,而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主要是指企业所占用和耗用的经济资源。所以资源利用效益的高低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审查资源利用效益主要是分析各种经济活动中所消耗资源的大小,计算资源利用效益的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从中找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措施。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查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固定资产利用效益、资金利用效益、能源利用效益等。

五、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一是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主要业务的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方式等,在遵循科学、有效、相关、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确立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标内容和计算,均力求简单,易于使用。

二是针对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灵活运用审计指标体系。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活动时,可能采用某一项标准,如当期的经营计划;也可能在同一项目或对其中不同的审计事实采用几个不同的标准,如既采用当期的经营计划,又依据历史最好水平,并考虑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体现的效益优劣,并由此找出差距,发掘潜力,提高效益。

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应注意将上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运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运用这些指标。否则,便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使评价标准更适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便于将来审计建议的落实,在确立审计评价标准时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认真分析研究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适用程度。在指标的使用上要考虑所使用的指标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紧密相关,要选取那些确实能反映其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数量水平的选择上要具有先进性,同时也要具有可行性。

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审计人员作大量细致的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注意经验的积累,积极收集有关经济活动资料,必要时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努力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资料搞扎实。有条件的内审机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评价标准的测算和建立工作。

三是做出恰当评价结论。根据审计项目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归集、整理、综合分析之后,就需要对照选定的评价标准,做出各个审计重点或分项目乃至整个项目的评价结论。

审计评价中凡涉及审计结论的重大问题,都要具体说明相关的标准、结果及原因,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也应详细列明理由,便于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和部门领导审阅。审计结果是对履行经济责任的证实或是涉及对事、对人的处理,必须保持职业谨慎,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对不当之处进行修改。但是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不合理、不符合事实的,审计人员应坚持原则,维持原有的审计结论。必要时可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与有关审计证据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以供审核该报告和做出处理决定时参考。

六、企业效益审计成果的利用

第5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1.何谓建筑企业“三算合一、五圈”业务会审制度

“三算”是指建筑企业内部的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统计核算是指真实反映报告期各项生产活动,业务核算是指构成工程实体人与物的消耗核算,会计核算是反映工程实体的最终核算。而“合一”是指将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三算的数字口径、核算口径取得一致,充分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使各项核算能够真实反映报告期的各项经济活动。“五口”是指指建筑企业内部统计、预算、劳动工资、材料和财务五大业务口,而“交圈”是指将统计、预算、劳动工资和材料的核算,在最终财务(成本)核算时反映出各项核算数据口径一致,并真实反映报告期各项生产活动。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运用这种方法对各项核算实施全过程控制,可为工程项目产生良好的的经济效益提供保证。

2.如何实施“三算合一、五圈”业务会审制度

应用这种方法必须在报告期末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项目各专业人员如统计员、预算员、劳资定额员、材料员、成本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对报告期内已完成的工程实物量进行横向的各专业核算数据对比,主要与预算工程量和劳资结算量进行对比,确定进入统计收入的工程量,利用进入统计收入的工程量核算各种资源(如劳动工资、各种原材料)的的定额消耗量,与各种资源(如劳动工资、各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进行对比,保证各种资源按实消耗,由此可使各专业核算口径一致、数据口径一致,最终由项目成本实施会计核算,使得项目各专业核算能够真实反映报告期内各项生产活动。

在保证各专业核算工程量数据口径一致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各专业核算深层次的矛盾。业务会审中不能只停留在各专业核算报告期内已完工程量的对比上,这只能解决业务汇审中的表象工作,不能解决其深层次的矛盾。要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在业务会审中根据对业务汇审制度的理解程度,应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挖掘各专业核算中深层次的矛盾,在报告期解决和整改各专业核算数据之间的差异,以保证报告期内各专业核算数据真实有效,使项目成本及效益落在实处。

3.实施“三算合一、五圈”业务会审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三算合一、五圈”业务会审制度的过程中,各专业基础原始资料是否齐全是关键环节,它是实施“三算合一、五圈”业务会审制度的最基础依据,同时还必须保证各种资源配备齐全,重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必须确保人力资源的配置,即项目预算员、统计员、劳资定额员、材料员及成本员各专业核算人员必须配置齐全,这样可以在业务会审中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业务会审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

3.2必须确保三个“百分之百”,即工程项目工料预算、班组生产任务书及限额领料卡必须按施工进度百分之百到位,它是实施“三算合一、五圈”业务会审制度的基本保证。

3.3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验收制度,一般由项目统计员和劳资定额员共同对已完工程量实施验收,对验收的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进行对比,确定工程数量准确无误,同时与预算业务口确定定额子项和定额范围,核算口径取得一致后,作为报告期统计收入、劳资结算及材料核算的依据。

3.4统计收入必须反映报告期真实的生产活动,不得少报、多报和漏报,计算统计收入的工程量是实施业务会审的最原始数据,若不准确势必造成业务会审的不准确性。

3.5对作业班组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验收的工程量由项目质检员进行及时评定,劳资定额员必须在报告期末按实结算,必须避免多结、少结和预结的现象发生,若结算数量不准确,会造成工资收支的的不准确性,同时造成材料核算的不准确性,因为各种材料的消耗情况在报告期是按结算工程量核算盈亏的。

3.6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项目材料员必须按依据班组生产任务书开具的“限额领料卡”限额发料,严禁无卡发料,在报告期末依据统计工程量及劳资结算工程量核算各种材料的定额用量,并与实际用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种材料盈亏问题的实质,以便在报告期内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避免浪费,使工程项目各分部分项工程以最小和合理的消耗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达到落实工程成本和效益的要求。

3.7“三算合一、五圈”业务会审制度必须实施动态管理和例行检查制度。业务会审工作必须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逐月(或逐季)进行,会审时间不能间隔过长,如待主体工程或装饰工程完成后再进行会审,会掩盖工程项目施工运行过程中各项核算的矛盾及各项核算之间数据的差异,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也失去了业务会审的意义,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业务会审必须实施动态管理。在实施动态管理的同时必须按业务会审制度的要求和规定实施定期检查制度,实施逐级检查制度,垂直到底,纵向到边。若企业为“三级管理”,通常采用项目自检、分公司检查和公司职能部门监督检查的方式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在报告期内按“三算合一、五圈”的业务会审制度进行整改,达到汇审制度规定的要求。

第6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一、审计对象

县级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

二、审计内容

1、查阅建筑物竣工验收资料和用能系统、设备台账资料,检查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

2、核对水、电、气、煤、油等能源消耗计量记录和财务账单,评估分类与分项的总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

3、检查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审查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4、检查前一次能源审计合理使用能源建议的落实情况。

5、查找存在节能潜力的用能环节或部位,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建议。

6、审查年度节能计划,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核实公共机构超过能源消耗定额使用能源的说明。

7、审查能源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检查能耗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三、审计程序

1、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机关根据县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在审计实施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2、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书面承诺。在审计组实施审计前,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的能源消耗内控制度、有关数据、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作出书面承诺。

3、审计报告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被审计单位收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后,10日内对审计报告中的内容及其他需要陈述的有关情况的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

4、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主管机关送达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审计机关对审计组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的审计报告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及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

5、审计机关和县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统一对审计项目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落实、督察及回访,建立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台账。

四、工作要求

1、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是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公共机构能源使用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全县各级公共机构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做好本单位能源使用管理,促进节能工作。

2、根据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县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能源使用单位进行审计。可由审计部门直接审计,也可由审计部门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第7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审计实务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声誉价值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声誉在我国审计市场没有经济价值,审计师可能没有建立高质量审计声誉的动机。

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审计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必然会把审计声誉的经济价值作为提供审计质量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一、 审计质量

watts and zimmerman(1981)and deangelo(1981)给审计质量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他们把审计过程简单二分为发现过程和报告过程。审计质量就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系统中某一违约行为并且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的联合概率。因此,审计质量可用公式写为:

审计质量=p(审计师发现违约|存在违约)×p(审计师报告违约|审计师发现违约)

第一个概率是在违约存在时,审计师发现违约的概率,这个概率依赖于审计师的努力程度、技能、能力等等,反映了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二个概率是审计师在发现违约时,他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这个概率反映了审计独立性。这两个概率都必须非0,如果有任何一个概率为0。那么审计师就没有价值。如果审计师被预期为不会发现已经存在的违约或者不会报告任何已经发现的违约,则没有任何理由需要聘请审计师。

从上述审计质量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公式的右边以发现和报告这两个审计程序来反映了审计工作的过程,而公司的左边以概率的形式反映了审计工作的结果,其概率的含义就是对于含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告,审计师不会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因此,watts and zimmerman(1981)and deangelo(1981)的定义确立了审计质量的分析标准:首先,一个重大的错报必须被发现,其次,被发现的错报必须对外披露。

二、 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

声誉常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则可以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予以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既然审计质量可以理解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要获得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他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比如发现并且报告更多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信赖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投入的审计资源。如果想提供更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就必须聘用更为优秀的人才,更为优秀的人才也必然会要求更高的报酬,从而会增加审计成本。

在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前提下,如果想发现更多的错报,审计师就必须寻求更多的审计证据,而审计证据又与审计成本成正比,更多的审计证据必然要求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进行审计,如更多的审计工作人员,更长的审计工作时间等等。

此外,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仅仅是审计质量的一个方面,高审计质量还要求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错报。但是,因为公司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却不是财务报告的消费者,而审计质量又表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所审计公司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因此公司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并不一定是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公司可能不希望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但是,在审计师由所审计公司委托的情况下,如果审计师报告了客户财务报告中较多的错报,也就是说审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拒绝与管理者合作,这时,管理者就可能会解雇这个不合作的审计师,转向其它更为合作的审计师,此时,审计师就会失去与此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因此,审计声誉要求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但是更高的审计质量对应更高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更高的审计成本以及可能失去与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三、 我国审计市场声誉价值与审计质量

审计师之所以愿意承担高质量审计的成本,是因为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更多的客户、更高的收费)以补偿其成本。

在西方国家,如果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获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那么他凭借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者提高审计收费。如在西方审计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卓越的审计声誉,占据了审计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与非国际四大相比,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

但是,我国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能不大。从审计收费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应当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弥补其增加的审计成本。审计的定价理论上也应遵循成本加成的原则,反映在审计收费的价格制定上则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就初步构成了产品的价格。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审计收费现实来说,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认为审计产品是一个无差异的产品,反映在价格理念上就是对于无差异的产品适用的是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城市的监管部门都曾经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所谓的收费标准,该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

为此,笔者专门去查询了一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发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都是沿用以前各地物价局核定的审计收费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二种,一种是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价格,一种是以审计人员的工作小时数来核定审计费用,其中又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标准的占大多数;而笔者在走访实务中的审计人员和企业后发现,实际的审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审计收费与上述规定的标准相比都打了很大折扣,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审计费用的商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关系而不是会计师事务所供应的审计质量。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以后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就连大名鼎鼎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都没有显著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除了长安汽车(有b股)以外,从中天勤事务所转向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和转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目前中国审计市场中,高质量审计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审计收费,如果事务所执行更高质量的审计标准,那么对事务所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所以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来说,高质量审计没有声誉价值。

如果说高质量的审计声誉不能体现在优质优价上,那么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不能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呢?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明显是“不能”。李树华(2000)研究了我国审计市场独立性和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关系,发现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背离关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提高,其审计市场份额反而明显减少,“独立性高”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客户资源的障碍。

审计师独立性越高,就越有可能报告他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但是审计师的委托人是所审计的公司,如果审计师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标准,拒绝与所审计公司合作,那么谁愿意委托这种审计师呢?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原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时发现,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与审计声誉无关,原中天勤的客户中有三分之二选择了审计声誉不高的本地事务所,而本地事务所的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干预;超过三分之一的客户选择了原签字会计师加盟的新事务所,即与其签字会计师“共进退”。这说明“人脉关系”而不是事务所的声誉,是影响上市公司事务所选择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事务所开拓客户资源来看,高质量审计的声誉没有价值,反而会妨碍审计师发展新的客户。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如果审计师选择追求高质量审计的声誉,那么他不仅要面对审计业务利润的减少,还要面对客户的流失,并且审计声誉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它既不能帮助它开拓新的客户,又很难据此提高审计收费。此外,审计市场禁止广告宣传,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只能通过口碑相传这种形式建立起来,那么,就算是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具有经济价值,这种声誉的形成也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从长期来说,我们都将死去(凯恩斯,1935),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我国审计市场谁愿意去建立这未来经济利益遥遥不可及的审计声誉呢?因此,国内审计市场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李树华. 2000. 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 上海三联书店

2.刘峰,张立民,雷科罗. 2002. 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 会计研究,第12期

3.凯恩斯. 1935.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桐译). 商务印书馆

在西方国家,如果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获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那么他凭借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者提高审计收费。如在西方审计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卓越的审计声誉,占据了审计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与非国际四大相比,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

但是,我国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能不大。从审计收费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应当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弥补其增加的审计成本。审计的定价理论上也应遵循成本加成的原则,反映在审计收费的价格制定上则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就初步构成了产品的价格。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审计收费现实来说,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认为审计产品是一个无差异的产品,反映在价格理念上就是对于无差异的产品适用的是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城市的监管部门都曾经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所谓的收费标准,该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

为此,笔者专门去查询了一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发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都是沿用以前各地物价局核定的审计收费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二种,一种是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价格,一种是以审计人员的工作小时数来核定审计费用,其中又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标准的占大多数;而笔者在走访实务中的审计人员和企业后发现,实际的审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审计收费与上述规定的标准相比都打了很大折扣,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审计费用的商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关系而不是会计师事务所供应的审计质量。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以后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就连大名鼎鼎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都没有显著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除了长安汽车(有b股)以外,从中天勤事务所转向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和转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目前中国审计市场中,高质量审计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审计收费,如果事务所执行更高质量的审计标准,那么对事务所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所以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来说,高质量审计没有声誉价值。

如果说高质量的审计声誉不能体现在优质优价上,那么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不能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呢?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明显是“不能”。李树华(2000)研究了我国审计市场独立性和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关系,发现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背离关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提高,其审计市场份额反而明显减少,“独立性高”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客户资源的障碍。

审计师独立性越高,就越有可能报告他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但是审计师的委托人是所审计的公司,如果审计师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标准,拒绝与所审计公司合作,那么谁愿意委托这种审计师呢?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原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时发现,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与审计声誉无关,原中天勤的客户中有三分之二选择了审计声誉不高的本地事务所,而本地事务所的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干预;超过三分之一的客户选择了原签字会计师加盟的新事务所,即与其签字会计师“共进退”。这说明“人脉关系”而不是事务所的声誉,是影响上市公司事务所选择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事务所开拓客户资源来看,高质量审计的声誉没有价值,反而会妨碍审计师发展新的客户。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如果审计师选择追求高质量审计的声誉,那么他不仅要面对审计业务利润的减少,还要面对客户的流失,并且审计声誉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它既不能帮助它开拓新的客户,又很难据此提高审计收费。此外,审计市场禁止广告宣传,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只能通过口碑相传这种形式建立起来,那么,就算是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具有经济价值,这种声誉的形成也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从长期来说,我们都将死去(凯恩斯,1935),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我国审计市场谁愿意去建立这未来经济利益遥遥不可及的审计声誉呢?因此,国内审计市场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李树华. 2000. 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 上海三联书店

第8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一)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内部整合方案。

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要按照重要性、高效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来进行。

1、要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李金华审计长一再强调“只有抓住重点,抓准重点,才能抓出成效”。各级审计机关在每年年初制定审计计划时,都要确定年度审计重点,避免审计计划的盲目性,根据审计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在审计项目和计划安排整合的基础上,对审计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审计项目和审计人力资源要打破传统的以业务职能部门划分的审计范围,做到科学分工、发挥专长、优势互补。在工作调配上实行“一盘棋”思想,这样不仅能在全局范围内平衡工作量,减轻任务较重部门的负担,而且能使审计干部在参与其工作领域以外的任务中得到锻炼,使其综合业务能力迅速提高。

2、根据审计力量和审计实际情况进行部门调整。合并相近审计业务的科室,除金融、投资等特殊性审计部门外,其他部门没有必要按照上级机关的设置实行对口设置。内部部门调整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考虑审计法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利,对所有的监督对象和审计重点,都要归集到内设机构的监督职责中,突出内设机构的主要职能和兼顾范围,确保审计计划项目和交办项目的全面落实,不留监督盲区。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保持专业审计机构的稳定性和审计工作的连续性,使重点监督工作坚强有力。三是要搞好分工协作,实现统一调配。

3、注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后续教育体系建设。政府审计的发展远非一个或几个人才所能承担,需要大批的人才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其目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经过科学的组合,群体的素质达到整体合理化时,这个群体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提高人员素质就要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培训,审计署应建立起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项目审计人员后续教育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比如中国审计网、中国审计在线等网站,学习审计理论和实践知识。审计机关也应结合审计任务的轻重,制定切实可行的后续教育计划,以促进审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新引进的人才,要建立审计资格准入制度,比如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备CPA资格证书或者审计师、高级审计师资格,在现有审计人员基础上,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审计人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逐步改进审计人员的学历、年龄结构。在补充审计力量时还要招聘一些计算机、法律、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二)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外部整合方案

外部整合是指以政府审计为领导,整合社会审计人力资源和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同时建立完善的专家智力支持系统,为政府审计所用。这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法规来实现。

1、充分利用社会审计人力资源为政府审计服务。政府审计的目标在于对财经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在当前政府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财政、金融、国家建设项目和重点的大中型企业的审计上,政府审计应充分发挥宏观监督、惩治腐败、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职能。社会审计职责或者目标定位,则是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或公允性发表意见,这与政府审计目标中的真实性、合法性是高度契合的。社会审计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审计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在理论上,社会审计具备了为政府审计服务的条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审计机关聘用社会审计人员要考虑聘用成本、审计质量问题,还要考虑审计独立性和保守国家机密问题。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委托社会审计对大量的、规模较小的企业进行审计或者将审计范围内的部分审计事项委托社会组织审计。在实施大型审计项目时,可聘用素质高的内审、社审人员参与审计,也可尝试通过招标等方式,将一般常规性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实施,由政府支付一定的审计费用,这部分经费可以在年初预算时单独计划。在委托社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应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质量优先的原则,确定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承担审计任务;二是坚持审计机关主体地位不变,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严格把关,全程监督,保证质量,依法下达审计决定,承担责任,督促整改;三是坚持切断社会中介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联系,由审计机关视审计成果向中介机构支付相应的审计费用;四是坚持统一组织、规范运作,项目计划的确定、中介机构报名审查、招标文件的制定、审计费用的支付、综合考核的标准、中标人的确定等都要按照规定程序严格执行。

2、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为政府审计服务。内部审计是以服务于内部管理为目的,与政府审计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其独到之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广泛的审查范围。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审计风险较低,同时比外部审计更熟悉内部审计环境。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融入政府审计工作中,使审计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情况熟悉,掌握了解情况较多,审计方法灵活多样,极大地弥补了外部审计情况不熟的缺陷。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借助外力,通过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服务于本部门领导决策和宏观管理,提升了自身的地位。内部审计工作也由被动配合变为主动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3、建立完善的外部专家智力支持系统。这里的审计专家支持系统是指在实践中应建立起正式、畅通的专家咨询渠道,使审计人员在任何一项审计中,遇到需要向专家咨询的问题,都能得到高质量的咨询建议或专家意见,这既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又会增强政府审计在技术上的权威性。在财政审计活动中,财政资金运用领域主要是国防建设、高科技研究、大型公共工程、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政府采购、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这些领域的业务性质、流程和范围缺乏了解,很难准确的进行恰当的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重点分析,这使得审计项目在计划阶段就埋下质量隐患。审计人员在遇到非财经问题的职业判断和评估时,知道超越了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但往往不知道向谁去咨询,使许多审计线索不得不终断。建立外部专家支持系统,需要考虑成本和建立相关的制度,一方面要保证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保证专家服务的及时性。可以考虑根据审计部门、行业建立相关专家信息系统数据库,在审计遇到专业问题时可以及时地获得帮助。

4、借助监督体系的其他力量,弥补审计手段的不足。比如和财政、工商、税务部门进行联合审计。因为这些经济监督部门都是为国家服务的,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在不触及被审单位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存在合作的可行性。因此,整合这些部门的人力资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可以使审计人员知识体系更加完备,同时减少审计工作量,降低审计风险。

二、审计机关组织资源整合方案研究

(一)政府审计可以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资源来解决其资源的紧缺

政府审计在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将审计范围内的部分审计事项委托社会组织审计,或利用内审、社审力量资源和成果资源。在实施大型审计项目时,可聘用素质高的内审、社审人员参与审计;有的可试行通过招标等方式,将一般常规性审计项目,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实施,由政府支付一定的审计费用;有的在对被审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利用经核实确认后的内审和社审的审计结果,有重点地开展审计,这样既减轻了被审单位负担,又节省了审计成本。另外,政府审计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审计人才、审计技术和方法上不断提升。而社会审计组织用人机制灵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聘请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势明显。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借助社会审计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弥补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不足,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审计的目标。

(二)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成果资源可相互借鉴和利用

1、在审计内容上。政府审计强调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三个方面的审计,而社会审计主要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计,这样在真实性方面的工作就重复了。因此,可将政府审计的重点放在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上,真实性则主要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

2、在审计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上。政府审计应在审计报告中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所遵守会计原则的一贯性发表意见。社会审计也应扩大报告的范围,披露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这样就可以相互利用工作成果,减少重复审计。

3、积极探索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组织联合审计的方式。比如审计时间一致、审计内容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实施协同审计,共享审计成果,审计完成后分别出具各自的审计报告。

三、审计机关审计信息资源整合方案研究

(一)科学管理,整合审计信息

1、在审计机关开展课题调研,注重审计成果的理论化研究。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理论工具对已经取得的审计成果,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宽的视野,进行再解剖、再分析,使审计成果有质的提升。将工作中形成的对个案问题的认识,进行归纳、提炼,总结出对整体和全局工作有指导性、借鉴性、促进性意义的信息、报告,并及时进行反馈,较好地实现审计成果的合理利用。

2、要充分挖掘审计信息资源,在对项目进行审计时,应做到“一审多果”和“一果多用”。如在日常审计中可以将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审计信息的充分利用。

3、要充分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成果。在抽查认定的基础上,参考当地县市区审计机关提供的以前年度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上级审计机关对当地财政决算审计报告、有关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有关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结合审计情况汇总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当地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这样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在审计系统中要做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

这包括三个层次:一方面在同性质的审计项目上,各单位不仅要尽可能地利用过去的审计成果,不同单位之间也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互通信息,以利于相互启发和做大做深审计成果。另一方面,对上下级审计机关的信息资源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实现充分的沟通。在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上级审计机关应将获得的与下级审计机关审计事项有关的信息及时通报下级审计机关。下级审计机关应将获得的审计信息及时上报上级审计机关,便于掌握全面情况。第三个方面是同级机关各专业审计之间,应加强审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各专业审计中获取的有关资料。专业审计部门在审计中,遇到需要其它专业审计资料的,应主动与其它专业审计部门联系;对审计中取得的与其它专业审计有关的信息,应主动提供给相关专业审计部门,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审计。

(三)以“金审”工程为契机,建立审计信息管理系统

1、要建立审计人力资源数据库,掌握审计机关现有人员数量、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等情况,以便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整体合力。

2、建立被审计单位资源数据库。通过两条途径:一方面,组织各级审计机关集中开展被审计对象基本情况调查,掌握审计管辖范围内被审计单位的数量、行业、财务收支等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可通过日常审计积累,利用现有审计台账、审计统计资料和审计档案资料,逐步完善被审计单位数据库。

3、建立审计资料数据库。收集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各类文件、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审计决定、审计简报、工作报告、经验交流材料等文字材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建立财经审计法规数据库。在审计署法规库的基础上,汇集地方性的财经审计法规,及时补充新出台的法规,建立和完善地方审计机关法规库,形成上下可相互利用的法规库体系。

四、审计机关审计技术资源整合的方案研究

(一)审计技术方法的整合

1、审计对象数据库的建设成功,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有序性、目的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有章可循。它不仅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能反映出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从而形成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一种互动,便于加强审计管理。

2、注重一些辅审计工作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工作重点在基建工程的预决算和工程资金的运用情况方面,引进工程预决算软件不仅可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审计风险。另外,在进行工程资金审计工作中,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也可以利用模板技术设计税费缴纳情况和工程造价审计模板,提高准确率。其他业务股室也可以设计资产负债审计模板,专项资金审计模板等。特别是审计文书模板的制作和运用,规范审计文书管理的作用将会大大提高。

3、积极促进使用审计软件进行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由于基层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并未普及。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工作也受到限制。但是,基层审计机关也必须通过审计软件的初步学习,掌握审计软件的运用条件、数据的采集和现场网络的搭建等技术,为下一步利用微机进行审计创造条件。

(二)审计技术手段的整合

1.传统审计手段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计算机审计代表着审计手段的发展方向。但是,从我国审计机关的建设水平来看,大规模地实施计算机审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放弃传统的审计手段,又要十分重视计算机审计的应用,在手工审计和计算机审计两种手段的整合中求效率。

2.传统的审计技术与现代审计技术相结合,在整合审计方法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传统审计方法与现代审计技术的综合运用,正确把握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的经验式审计方法,逐步转向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把现代审计技术适当地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审计技术方法的整合中提高审计效率,顺利实现审计目标。

五、审计机关审计档案资源的整合研究

(一)注重审计文献资料的建设。

审计文献资料是审计教育科研服务的重要物质条件,文献资料的开发实质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文献,把他们的价值发掘出来,为审计档案资源的整合提供基础。首先要有重点地、系统地、完整地搜集古今中外的审计文献资料;其次,建立专门的审计资料中心,可以随时提供所需的审计档案;再有,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审计资料信息联网系统,更好地实现审计档案资源的共享。

(二)转变审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

审计档案资源按是否属于主观能动地开发利用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消极配合式和积极主动式两类。按照档案资源的查阅对象为划分标准,又可以分为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类。消极配合式是审计机关需要调阅有关审计档案以供参考时而展开的一种利用形式。积极主动式,是相对于消极配合式而言的,是由审计机关档案工作人员自觉的、主动的、有计划的开展提供利用的一种形式。目前,我们的审计档案开发工作基本上属于消极配合方式的比较多,应该向积极主动式转变。封闭式审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是指查阅者为本机关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种利用方式。开放式是指把那些已经解除密级,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审计档案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服务这种方式能更好地显示出社会效益。我们要适当地把某些审计档案资源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处理好利用与保密以及审计档案的保管与开放的关系问题。

(三)审计的各个阶段注重审计档案资源的整合

1、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档案资源的整合。在审计的准备阶段,档案工作人员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室藏审计档案,为审计机关领导和个审计小组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和数据,从而为确定审计对象、明确审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和拟定审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2、审计实施阶段的审计档案资源的整合。审计的实施阶段是搜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关键阶段,在审计准备阶段完成之后,档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该审计对象以前的审计档案,通过查阅审计报告中的审计评价及建议,了解其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的大致情况,并把这些档案信息反馈给审计小组,为审计小组实施审计选择突破口,实现审计目标,发挥参谋作用。

3、审计终结阶段审计档案资源的整合。审计工作进入终结阶段后,档案工作人员可以调出该审计对象或与其同行业的审计对象的审计档案,供审计小组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开展综合分析,以便使审计小组提出的审计建议更加客观,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第9篇:人力资源审计报告范文

(一)项目背景介绍

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化经营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报业不断做大做强,越来越多的报社成立了报业集团。报业集团是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组织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强化报社的企业属性的必然结果。A报社作为我市的一家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竞争激烈的报业中其经营、管理水平如何?是否符合报业集团的基本条件?选择此审计项目,希望通过审计摸清单位家底,揭露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其内控制度,不断提高该报社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报社的转型创造条件。

(二)审计目标、对象、范围及重点

2005年5月,我们对A报社2004年度财务收支和经营效益情况审计,旨在摸清该单位家底、揭露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质量、重大经济决策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从总体上把握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情况,促进单位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固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单位获利、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更好地引导报社注重长远利益,克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促进报社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审计2004年度A报社的税收缴纳的义务履行情况,查堵税收漏洞,减少政府税收的流失,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三)主要审计成果及其利用

通过审计,累计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 219.79万元,其中,隐瞒收入864.69万元,弄虚作假套取现金143.20万元,漏交税费211.90万元。根据A报社在财务收支、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单位执行的优惠政策与现行国家相关法规不符的情况以《审计要情》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报告。A报社根据审计结果,制定和修订了单位内部《财务报销制度》、《集中采购及招标管理规定招标实施办法》等内控制度,并对下属单位的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同时根据审计建议,向市政府申请获得了两项政策。该项目相继评为2005年度南昌市及江西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

二、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一)审前调查

审计组按照审计署六号令要求,用了十天的时间进行了审前调查,初步掌握了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模式、管理体制、相关的内控制度及其执行等基本情况,收集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法规等资料。

A报社成立于1958年7月,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拥有三报一刊。该单位采用的是自行开发的财务软件,备份财务数据无法导入到AO系统。审计组把所有的财务数据和广告、报纸发行业务数据以电子表格Excel的形式导出后,按总账、明细账的科目进行分类、整理。该单位只提供了《费用报销规定》和《发票管理制度》内控制度,而对于广告业务、发行业务、印刷管理等内控制度单位未提供。

审计人员通过对该报社的财务会计数据及业务数据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疑点:疑点一,该单位近几年经营都小有亏损,而报纸的广告版面却不断在增加,广告收入也在增加,2004年收入6 423万元,而利润-159.81万元。2004年全年计提福利费1 183万元,远超过按正常规定的标准。疑存在隐瞒收支,虚增支出,从而偷、漏国家税收的问题。疑点二,2004年末单位银行日记账银行存款余额为449万元,而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为1 108.18万元,未达账项达659.18万元。疑存在通过银行未达账形式隐瞒广告收入问题。疑点三,单位流动负债异常。2004年末,预收账款255.6万元,占负债的6.98%;其他应付款1 020.2万元,占负债的27.84%;而应付福利费2 706.8万元,占负债的73.87%,当年计提福利费1 183万元。疑是人为调节利润问题。疑点四,在对费用支出分析中,各部门人员工资中,广告中心发放工资人员名单比实际人员多260人。疑是以发工资名义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问题。

(二)成立审计组、制订审计实施方案

根据审前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及此次审计目标,分管局领导多次与处里同志一道研讨审计方案,明确审什么,怎么审等问题。摸家底、揭问题、促管理、提效益等目标思路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要想提高审计质量,一是要科学审计,运用现代化的审计手段;二是要整合力量,集中优势兵力作战;三是严格按审计方案实施,注重控制关键环节。

(三)现场审计

审计人员按照各自分工并带着审前调查的疑点开展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审计情况互相沟通,资源共享,做到整体作战。

1.逐笔核实银行未达账项,查出隐瞒广告收入556万元。针对银行对账单比银行日记账多659万元的未达账金额情况,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财务主管,得到的解释是:这是由于广告收入内部核算程序所造成的,报社从银行收到的广告收入的进账单,都是交广告中心登记结算,再由其开出发票,再交本社财务处入账核算。2004年底,由于广告收入集中到账,广告中心需与多家公司分别结算,遂没有及时将广告收入进账单交财务核算。果真如此吗?审计人员通过对发票金额、银行入账金额及入财务账收入金额核对,发现每一笔入银行账的收入都开具了发票。审计人员把已开发票而不做收入的情况向被审计单位作了反馈,在事实面前,被审计单位承认这是有意行为,目的是为了调节利润。

2.乘胜追击,再接再厉,隐瞒收入情况再次发现。针对上面的情况,审计组进行了一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除了将已到账的收入采取挂银行未达账形式隐瞒收入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方法,如将收入隐藏在“预收账款”或收支科目中,还可能采取以物品或消费券等互换、互抵广告收入。由于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在账上反映,审查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审计人员既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为了进一步查清收入,审计人员分成二小组,继续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审查。负责审查财务账的小组,对“预收账款”和收支等科目首先进行分析,发现“预收账款”2004年余额有255.6万元,审计人员对预收账款按各辅助客户逐一核实,发现有90多万元的广告收入属隐瞒挂账的。在收入中审计人员发现有红字冲账记录,摘要中记录为广告折扣,逐笔把这些红字记录凭证调来查证,实为广告费(广告返利),最后统计出这种广告返利242万元,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广告收入与支出同时减少,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审查广告业务数据的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把业务数据中应收取的广告收入与财务上实际入账的金额(包括挂在往来科目中与通过未达账金额)逐一核对,发现有8万多元的广告收入是通过互换互抵物品、购物券、消费券方式隐瞒收支。

3.虚构员工名单,以发放工资名义,套取现金142.67万元,违规进行账外开支。审计人员在对人员工资的审计中发现,审计调查时了解到报社职工633人含聘用人员,但在实际发放时却多出了260人,经询问财务及人事部门的主管,答复是多出的这些人是广告中心的临时职工,工资是按固定工资加提成结算。审计人员当即提出要看这些人员工资计算资料时,他们却提供不出;审计人员提出需要一部分职工来询问,他们说这些人平时都在拉广告业务,很难找。为了查清问题的真相,审计组长找来报社分管财务的领导就此事交换了意见,在审计人员耐心说服和强大的政策攻势下,他们提供了真实资料。原来,报社为了处理一些广告中心不好在财务账上报销的费用,特意以发放工资名义,套取现金存在广告中心,主要用于广告人员出差费用及奖金。

4.认真疏理,准确计算,挽回税收损失520万元。审计人员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疏理、统计、计算,最后调增应纳企业所得税所得额八项1 286万元,调减企业所得税所得额两项232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305万元。另外少缴营业税及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215万元,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5.经营成果分析,效益审计助报社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审计人员在审查报社存在问题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单位经营成果的分析上,通过对收入结构的分析得出广告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报社的发展(其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87%)。支出分析中分别对报刊发行成本、费用和广告成本、费用情况进行了结构分析。报刊发行印刷成本既算出了每张报纸的发行印刷成本,又算出了每份报纸成本的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广告成本既按广告全部成本项目分析,又按广告直接费用项目分析,使得各费用结构一目了然,为报社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真实发挥了审计服务的作用。

(四)出具审计报告与后续审计服务

审计结束,审计局依据《审计法》做出了审计决定,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审计建议,并对报社在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审计要情的形式专题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汇报。A报社根据审计结果,制定和修订了单位内部《财务报销制度》、《集中采购及招标管理规定》、《招标实施办法》等内控制度;建立了以广告版面和报纸发行份数为基础的收入核算体系,由报社纪检监察室负责落实;加强了对下属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并对管理混乱的下属单位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同时A报社根据审计建议,向市政府申请获批准两项政策。

三、项目经验和体会

回顾该此审计项目,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选好题、立好项是审计出精品的前提。一是在审计项目的选题上一定要围绕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选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只有把项目选准了,领导才会重视,才会支持,群众才会关注,这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如此次审计就把效益审计作为此次审计的重要内容。二是安排选择审计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审计自身能力,切忌贪大求多。切忌贪大,就是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精力、知识结构,不要安排那些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强的项目。切忌求多,就是要求在安排项目时要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自身的力量安排适量的项目。否则就会为了完成项目而匆匆应付,顾不上工作质量,致使结果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达不到任何审计效果。避免贪大求多就是为了使审计出“精品”、出成效,造影响,求效果。这次审计既充分考虑了被审计单位的特点、规模等,又充分考虑了审计人员状况及知识结构,做到了量力而行。

(二)搞好审前调查,细化审计方案是优化审计质量的保证。我们首先应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等基本情况,还应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需要调查了解的情况,然后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审计的着重点,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减少随意性。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通过审前调查,基本摸清了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政策规定、经营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审计组从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出发,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内容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了此审计项目在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加强经营管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领导重视、关心、支持是保证审计质量的保障。市局领导多次组织审计组开会讨论审计项目事项,与审计组成员一起共同谋思路、寻对策、策划并参与了审计方法上的创新,还专门召开了审计建议落实情况整改会。局领导的直接参与,确保了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也增强了项目的影响力。

(四)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审计组根据项目需要,注重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优化组合,由于此项目审计涉及到企业会计、税收等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为了保证此审计项目出成绩、出效果,审计局大力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根据现实情况,特意挑选了几个在企业财务会计、税收政策及计算机方面有特长的人员组成审计组,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借助计算机审计,创新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现代社会,各单位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业务数据基本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有的单位还根据自身特点专门开发了自己的管理系统。审计人员面对被审计单位海量的数据,只有借助计算机强大数据分析、筛选等功能才能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查出问题的命中率。

相关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
相关期刊推荐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