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劳动教育文化全文(5篇)

劳动教育文化

第1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宿舍文化;劳动教育;全面发展

2020年3月,中央、国务院对外公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重点强调,要选用有效措施强化并落实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劳动教育。当代学生作为中国强盛的新生力量,更是国家及民族复兴重任的未来“急先锋”,巩固并强化学生整体的劳动教育迫在眉睫。鉴于此,借助宿舍文化来强调学生劳动教育,推进“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发展思想,开辟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组织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及积极主动的劳动教育活动,早日建成文明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与劳动技能等全面发展。

一、宿舍文化背景下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宿舍是为学生提供居住的场所。以学生宿舍为载体,从物质与精神等不同层面出发开展各种交往活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即称为宿舍文化。宿舍文化的形成源自宿舍硬件设施与学生群体的交互作用,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与此同时,学生进入宿舍必须遵守宿规宿纪,与宿舍的管理员、老师以及同伴等和谐相处,这一过程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宿舍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无形的、持续的,并且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育人效果。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对于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以宿舍文化为背景推进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宿舍文化发挥出应有的服务育人功能来说至关重要。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宿舍依然采用的传统管理手段,即停留于“看管式”的宿舍管理手段当中,这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性的生活习惯极易形成负面影响。以宿舍文化为背景的学生劳动教育可将以学生为对象的管理上升至教育和培养层面,即选取合理的教育模式,学生对此更容易接受,有利学生主动调动自身的动积极性,营造出更健康的生活劳动环境。现阶段多数-🔥js1996注册登录均重视强大对学生宿舍物质建设的投入,保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基础生活设施服务。但相对而言以宿舍为切入点的内涵式文化建设则不够重视,导致-🔥js1996注册登录宿舍文化氛围严重不足。以宿舍文化为背景下的学生劳动教育建设与培养,则在增加劳动教育实践场地的同时,使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和具体,在完善劳动教育之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宿舍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

二、宿舍文化背景下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宿舍文化的育人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当前各-🔥js1996注册登录以宿舍文化为背景开展的学生劳动教育还面临一些问题与困境,成效欠佳。总体来看,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领导不够重视、宿舍空间不合理、宿舍制度不适用、宿舍管理不到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欠佳等多个方面,具体概括如下: 

(一)宿舍文化建设不足劳动教育模式不成熟首先,各-🔥js1996注册登录以学生为对象的劳动教育多和其他课程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以此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锻炼,继而使学生体力劳动能力随之提升。然而课程实践虽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但其融合教育过程多强调理论性而忽略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个体对劳动认识教育不够科学。在这样的劳动教育实践过程内,学生极难学习并掌握到劳动的本质,更无法产生自觉劳动意识,难以实现劳动教育的预期目标。同时也有部分-🔥js1996注册登录对劳动教育认识偏差较大,认为其与体力劳动等同,造成学生对培养劳动的意识与习惯比较反感,劳动教育教学难以实现。其次,对于宿舍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我国各级-🔥js1996注册登录建设始终坚持党委领导,积极维护党的决定,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近年来,各大中小-🔥js1996注册登录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贯彻文化育人发展理念,树立全新的校园形象。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尤其在的讲话中也提及建设各学宿舍文化的迫切性。宿舍文化建设涵盖的内容多、范围广,涉及院系领导、教师、辅导员、后勤、宿管以及基建等方方面面,需要各主体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只有校党委高度重视并统一领导,才能确保设计、运营、教育、服务与管理等每个环节都实行到位。但在具体实践中,各-🔥js1996注册登录党政领导还是不够重视宿舍文化,更缺乏对以宿舍文化为背景的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在此方面的关注与投入远远不足,尚未明晰宿舍文化和劳动教育建设的执行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甚至没有任何领导主抓以宿舍文化为背景的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导致劳动教育宏观规划不到位,建设管理流于形式,再加上缺乏有效监督,劳动教育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学生自主管理不足劳动教育师资专业性不够建设校宿舍文化,学生的参与和配合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对于多数-🔥js1996注册登录来说,住宿学生就是“被管理”的对象,显然他们没有自决权和自主权,这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种无形的压制。在一些宿舍文化建设活动中,以宿舍设计比赛为例,-🔥js1996注册登录或教师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与想法,而是强制性的安排任务,这也导致学生参与宿舍文化活动的态度消极,违背了文化育人的初衷。基于各-🔥js1996注册登录学生自主管理不足,宿舍文化建设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数-🔥js1996注册登录在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师资专业性不足有关。因师资缺乏专业性,学生难以得到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正确引导,学生难以通过劳动教育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优良的生活品格与积极的劳动技能,这导致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不足、自主管理不够的前提下难以借助劳动教育形成理想的三观。

(三)宿舍文化不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不科学制定宿舍管理制度是加强宿舍管理,健全宿舍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制度规范以及有序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宿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落实,也包括文化育人思想的实现。目前,各-🔥js1996注册登录宿舍大多制定了《学生宿舍管理办法》等基本规范,以期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但是实际执行效果却大打折扣,具体问题表现为:第一,缺乏科学的宿管人员选聘制度。想要完成宿舍文化育人的任务,宿舍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宿舍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与较高的素质水平,再加上强烈的育人责任意识,才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但是目前各学的宿舍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大、学历低、能力差,他们每天重复开关宿舍门、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对于育人工作则束手无策。第二,宿舍管理模式倾向于秩序管理。宿舍文化本身较为复杂,其实现过程需要构建灵活性、多层次的管理机制。目前学生宿舍管理只停留于简答的秩序管理层面,缺少教师、后勤、社团以及学生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宿舍管理与劳动教育、德育教育、心理教育脱钩。同时,现阶段各-🔥js1996注册登录就教学来说多不关注学生层面的劳动教育,导致学生在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缺失严重,宿舍难以保持良好的卫生差,学生生活环境差等现象成为宿舍文化建设的难题。就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与劳动等习惯来说,家庭和-🔥js1996注册登录对此均缺乏主动性,很多-🔥js1996注册登录忽略劳动教育,且对其缺乏必要的教学评估,导致劳动教育难以得到有效考核。劳动教育对照其他专业知识教育各有侧重,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并树立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劳动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体力、毅力与实践力,这也导致劳动教育评价难以有效量化。

三、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劳动教育实现路径

(一)健全宿舍文化建设优化劳动教育方案健全宿舍文化建设具体做法为:首先,从政治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建设。认真学习的讲话精神,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把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根本落脚点,通过宿舍文化建设来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激励学生共同学习、全面发展。其次,尽快明晰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做到有人牵头、有人执行、有人监督、有人管理。将宿舍文化纳入-🔥js1996注册登录党委书记的“一把手”工程计划,层层压实责任,坚决落实到位,发挥成效。再有,专门指派一名副校长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总体任务与落实细则,坚持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从上至下大力支持宿舍文化建设,副校长直接向党委书记汇报宿舍文化建设的工作成果。加大领导保障力度,各学宿舍文化建设才有“主心骨”。同时,要以健全宿舍文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方案。劳动教育方案作为确保-🔥js1996注册登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劳动教育若想提高教育教学效应,则必须制定合理且详细的劳动教学方案。劳动教育以劳动为核心的教育手段,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并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劳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宿舍作为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同样也是养成劳动习惯的必备实践场所。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推进劳动教育可以以学生为对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宿舍生活进行融合,以此为前提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落地,提升学生学习劳动教育的层次化、兴趣化与生活化水平。

(二)立足宿舍育人功能强化劳动教育师资建设结构决定功能,设计各-🔥js1996注册登录宿舍楼宇之前要充分考虑功能需求。立足文化育人发展视角,精准定位宿舍功能,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构布局,使得宿舍文化建设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新时期建设的宿舍除了满足学生基本的居住需求以外,还要融合美育、德育于一体,从更深层次凸显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各-🔥js1996注册登录在充分发挥出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同时,要强化劳动教育师资建设。各-🔥js1996注册登录可考虑以学生处作为主导来组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研室,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德育教师为该课程的学科带头人,在本课程设计时即引入劳动教育理论,同时也增设其他思想政治等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丰富师资队伍,同时提升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教学内容,为提升基于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三)统筹宿舍管理模式创新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宿舍管理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有利于规范宿舍秩序,更好地落实文化育人功能。首先,制定完善的宿舍管理人员选聘制度。宿舍管理人员长期在宿舍内工作,每天与大学生打交道,他们的管理能力、个人素养与育人意识对于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新时代的宿舍管理员不只是扫地看门,更要肩负育人任务。所以淘汰一批年龄大、学历低、能力差的宿管员,重新制定选聘制度,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落实宿舍文化建设的必做之事。其次,转变过去以秩序管理为主的思想观念。宿舍文化建设要求宿舍管理不仅仅是秩序管理,更是思想管理,道德修养管理,心理健康管理。要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治理的合力作用,构建协同育人的发展机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在统筹宿舍管理模式,创新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主要有如下部分:第一,课程考核。借助课程考核针对相关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加以评估,要突出实践学习而弱化理论掌握,确保学生了解并掌握劳动教育技能为重,评估以学生是否合格为准;第二,量化评估价。即以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为对象加以评价,宿舍文化背景下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评估要量化学生在宿舍参与的劳动效果与完成情况;第三,过程考核。以学生宿舍为对象检查其劳动教育实践情况,评估学生对宿舍生活所持的劳动态度,并制定个体评估依据开展具体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更,李国生.思政教育与设计类专业实践的融合——以时尚特色宿舍建设为例[J].轻工科技,2021,37(03):187-188.

[2]张春伟.以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J].决策探索(下),2021(02):55-56.

[3]杨志桥.思政教育视角下-🔥js1996注册登录宿舍文化建设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js1996注册登录学报,2021,34(02):69-70.

[4]董怀岩.“三全育人”理念下的-🔥js1996注册登录宿舍安全教育新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00.

[5]余文冲.宿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劳动教育实现路径研究[J].济南职业-🔥js1996注册登录学报,2020(04):65-67+99.

[6]宋玉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宿舍管理的实效性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8):138-139+142.

第2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不断加强和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推进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具有“劳动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教育大辞典》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校园文化是-🔥js1996注册登录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师生具有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的精神成果,是彰显办学特色,展示文化育人格局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方向,制度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载体。四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育人格局的逐步形成,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探索一条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基本路径。

二、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基本路径

(一)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高校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标志性物品、绿化美化、教学和体育基础设施、宣传阵地体系等。高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整体校园文化的显性标志,是形成全面文化育人格局的基础条件。学生餐厅和公寓、报刊栏、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图书馆、夏日长廊、景观湖、映雪园、创业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筑景观,为校园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劳动教育要因地制宜,结合-🔥js1996注册登录现有的物质文化景观、众创空间、综合实践基地,推出一批有思想、有质量、有特色、有影响、互动性强的实践育人活动。要以培养劳动情感、掌握劳动技能、发展劳动素养为核心追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既要注重用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培养和教育当代大学生,也要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充分发挥劳动在通才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大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和配套齐全的设施设备。

(二)深化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精神文化包括-🔥js1996注册登录办学定位、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定位、办学宗旨、办学特色、校训、工作作风等。高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隐性标志,是实现高校高水平发展的价值导向。高校要规范劳动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要积极发挥-🔥js1996注册登录劳动教育教研中心作用,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深入研究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实践育人机制,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具有劳动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成立劳动技能兴趣小组、举行劳动者故事分享会,围绕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组织学生开展微博超话讨论,开展新时期解读“劳动法”的主题沙龙活动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实证调研,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强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做实做好全校师生劳动权益舆情分析和应对工作。加强高校辅导员和团学干部的培养,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研究,通过自我探究、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善劳动教育支撑保障机制,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高校制度文化包括党政系统、教学科研、文化生产、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实训实验、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一整套科学严谨、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高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机制,是实现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高校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规范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制定评价标准流程,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创新师徒制人才培养机制,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明星教师岗等,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高校要健全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快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及时补充劳动教育器材。高校要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建立劳动教育教研中心、宣传部、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处、团委、各-🔥js1996注册登录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不断提升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水平。

(四)创新“知行合一”的育人思路,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高校行为文化包括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思想道德等多方位、多层次文化建设活动方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社团,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高校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体现,是实现立德树人总任务的重要载体。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创新“知行合一”的育人思路,既要遵循劳动教育的规律,把握育人导向,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又要在不同领域创新育人思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知行合一”的教育形式,如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班主题班会教育、创新创业系列讲座、青年工作坊、团队素质拓展、城市生存训练,引导大学生增强诚实劳动的意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结语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关系到文化育人办学特色的定位与彰显,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关系到大学之道和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因此,高校应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维度出发,在统一全校师生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凝心聚力广泛开展好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极力营造全校师生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为培养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

[2]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

[3]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js1996注册登录学报,2018.

[4]孟国忠.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J].-🔥js1996注册登录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5]刘瑶瑶.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9.

[6]赵凌云.大学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向[J].-🔥js1996注册登录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

[7]卢继富.论大学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J].通化师范-🔥js1996注册登录学报,2020.

第3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对策

劳动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在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国家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重要要求,为高职教育明确了发展方向。在职业院校中,应将全面贯彻落实发展德智体美劳这一教育方针,结合实训实习使劳动教育得到强化,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能够积极参加劳动。

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

1.1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受职业院校的特点所影响,各院校更重视职业教育,劳动教育大多流于表面和形式,无法渗入高职教育中,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1]。第二,在劳动教育中,还存在教学实践没有落实的问题。部分院校虽然会进行一定的劳动教育,但院校并未针对劳动教育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导致劳动教育的开展效果不好,只能在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中稍作渗透。第三,学生缺乏良好的劳动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劳动意识偏弱,部分学生在-🔥js1996注册登录中不能积极参与宿舍、班级等安排的劳动活动,学生的劳动主动性不足,必然使劳动教育的开展受到阻碍。

1.2产生劳动教育问题的原因

各院校通常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立足于人的发展需求、培养人并且发展人,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丰富劳动实践,让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活动。此外,在青少年的成长中,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非常重要。现阶段,部分学生存在追求享乐、好逸恶劳等错误价值观,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会使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受到影响,使学生变得不能脚踏实地地劳动,并轻视体力劳动。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重视和爱护,部分学生存在懒惰、依赖等问题,不愿意且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缺乏劳动体验,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不足,各高职院校应警惕这种劳动教育被淡化的现象。

2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作用

2.1有利于人才培养

在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中,各院校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保障智力、品德、劳动、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彼此渗透,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落实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真正成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2.2有利于院校办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体力劳动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种观念不能适应时展,也和我国的办学方向、教育方针存在明显冲突。因此,大力推进劳动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提升对策

3.1做好教育管理,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高职院校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保障劳动教育能够有序、科学地开展[3]。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让教与学深度结合,在此前提下构建考评制度,通过量化标准,有效衡量劳动教育的问题和成效,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此外,各高职院校要基于职教特点,编写与本院校情况相适应的劳动教育教材,结合科学的管理体系,指导并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此外,在对劳动教育课堂学习进行强化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拓展教育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充分开发劳动资源,保障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可以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效结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2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职院校应该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精神,充分明确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重视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劳动实践能力[4]。应在劳动教育中将标准化课程转变为核心课程,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教中的优势,使学生对行业发展具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此外,高职院校应重视劳动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根据课程之间存在的差异,安排相应的授课教师。在劳动课程的设置中,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规定的劳动活动中,专任教师应做好学生的监督和考核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质的义务劳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有偿劳动,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3.3提高劳动意识,发展学生劳动技能

在强化学生个人的劳动意识方面,各高职院校应针对劳动教育充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就能从-🔥js1996注册登录的文化氛围、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所感受,或从高年级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提升,使学生发现劳动的可贵。此外,各高职院校应以课程为载体,在日常教学计划中纳入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从选修课、必修课、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方面充分开展劳动教育,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高职院校需要基于自身特色并掌握市场需求,充分整合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通过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中,充分提高自身劳动意识、职业责任,并不断发展职业技能。

3.4完善评价机制,保障评价的科学性

要顺利落实劳动教育,使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高职院校需要做好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各高职院校应将育人原则作为出发点,充分明确评价活动的主体,落实岗位责任制,使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进而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在进行评价时,应保证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效果,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科学性,能够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评价结果,认真探讨评价结果所反映的各种问题,科学制订解决方案并有效执行。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以制订并完善奖惩措施,奖励表现优异的学生,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每个学生专属的劳动档案,以此为依据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劳动情况。通过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活动,接受劳动教育。

3.5建设劳动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决定意识,而意识会反作用于实践。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中,需要结合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在校内营造崇尚劳动的优秀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学生的行为,使其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纠正学生对劳动的负面情绪、抵触心理,使其增长劳动的自觉性、主动性。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避免对学生的溺爱,使其受到不良影响,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积极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在劳动教育中利用文化建设,使学生构建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这一思想,通过在校园内营造人人热爱劳动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学生明确劳动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在优秀文化氛围和文化引导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意识。高职院校可以同步落实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教育,在-🔥js1996注册登录中建设专业文化园,使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修身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结语

现阶段,职教体系逐步完善,职教改革也更为深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会直接影响职教的未来发展。劳动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其对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融入劳动教育,提高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娟.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策研究———湖北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js1996注册登录学报,2020,144(04):65-68.

[2]张剑.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08-109.

[3]刘丽辉,谢耄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卷宗,2019,9(32):263.

第4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育载体;推进路径

引言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育人导向作为劳动教育的首要原则。在此之前教育部也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保劳动教育有时间保证,并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实践环节,依托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同时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将劳动素养、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让劳动教育在-🔥js1996注册登录人才培养体系中“落地生根”[1]。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分析形势,了解开展劳动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方向,不断拓展劳动教育的路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劳动教育认识不充分

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对劳动教育理解不深入,认同度较低。通过对796名高职学生调研分析发现,在校期间参加过社区服务的学生占32.2%,56.6%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公益活动,甚至有11.2%的学生表示从来没参加过,而认为劳动教育用处不大的还占27.4%。可见大部分高职学生只能看到劳动教育等浅层次的表面内容,对于劳动品质、劳动价值等深层次内容的认识则相对片面。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学生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途径[2],但是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劳动的生活价值和职业需要,也未能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没有领会到幸福生活与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之间的关系,甚至很多学生本身就不热爱劳动,对于一些工作环境差、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的劳动岗位抱有严重的抵触情绪,更不要说对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进行传承和发扬,这对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相关项目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2.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不紧密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过分强调对某一专业具体技能的重点培养,却与劳动教育出现了分离。调查显示,21.2%的学生认为在当前学习中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是最重要的,74.6%的学生认为-🔥js1996注册登录当前对劳动教育开展不够重视,甚至有3.5%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不如兼职挣钱实惠,这与高职教育活动中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劳动的教育倾向是分不开的。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专业技能领域,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因此未能在专业教育领域进行有效的渗透和结合。尤其是“00后”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没有辛勤劳动的经历,加之-🔥js1996注册登录、教师和家长对劳动价值和劳动观念的宣传教育相对较少,进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是与劳动教育严重分离的,因此有61.1%的学生把课外活动放在了娱乐上,甚至有28.3%的学生放在了校外兼职上。

3.劳动教育的载体相对单一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教育实践载体和教育平台。长期以来,由于整个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忽视,在劳动教育载体的建设上没有稳定持续地投入,导致现有劳动教育的载体比较单一。29.4%的学生认为-🔥js1996注册登录实习就是劳动,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劳动课程,34.7%的学生认为工作之后自然就可以劳动,在校期间不需要特别强调。调查显示当前的劳动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上有44.5%的学生按照-🔥js1996注册登录要求做到了认真参与,但是有32.3%的学生表示随便应付式参加,有23.2%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参加。同时,勤工俭学作为一种学生资助形式,参与的学生仅为学生总数的20.5%。课堂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基础载体,在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基本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内容,因此劳动教育基本被安排在课外实践环节。此外,目前课外实践中的劳动教育多以志愿服务、文明寝室评比、暑期社会实践等为契机,劳动教育的载体相对单一和简单,无法完全满足高职院校劳动育人的现实需要。

4.劳动教育的成效难以评价

劳动教育是面向高职院校所有学生开展的一门必修课,在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理解劳动价值、增强基本劳动素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反,当前-🔥js1996注册登录和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这与对劳动教育的成果难以开展有效评价不无关系,主要表现为对-🔥js1996注册登录各方的教育成果难以进行量化,以致于很难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形成有效的激励。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对劳动教育体系进行科学设计,未能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教育评价办法,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要求不够具体,尤其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缺乏创新、在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上未能凸显职业特色等,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了劳动教育被忽略,未能受到-🔥js1996注册登录各方的高度重视。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与推进路径

1.构建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格局

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一定要具备大劳育、大美育的理念,不仅依赖高职院校这个单一主体,更要充分调动-🔥js1996注册登录、社会、社区、企业、家庭等多方力量[3],搭建“1+N”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首先,重点发挥企业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协作性作用。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办学优势,将企业主体吸引到劳动教育活动中来,让企业在其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如企业的文化精神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打造校企共建劳动教育特色基地,通过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从而实现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夯实劳动美育的文化意蕴。其次,充分发挥家庭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js1996注册登录,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对待和从事家务劳动的基本情况,以及所表现出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素材;同时家长也可以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尤其是在假期,家长应当成为家庭劳动教育的督导员。作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平时也要注重与学生家庭的日常联系,必要时可以与家长共同交流商讨,针对学生制定有个性的劳动教育途径和方法。再次,注重发挥社会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支持性作用。在积极利用和开发社会各方劳动教育资源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丰富、拓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社会福利机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城市社区等都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场所,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公益活动也都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育人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对高职院校建设普适性劳动教育基地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天然优势。

2.建立健全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要重视劳动教育实施体系的科学构建,这样才能将高职劳动教育进行系统、高质量地开展,真正增强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以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为契机,高职院校要在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和课程上下功夫,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的多个方面,实现劳动教育的常态化、专门化[4]。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教育载体,如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使其成为劳动专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从而有助于学生劳动技能、素养、情感、习惯的有效培养。再次,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构建蕴含劳动育人内涵的校园文化,如在校园劳动教育景观设计、校风学风建设、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等环节全方位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促进高职学生劳动素养潜移默化的养成和发展。

3.完善高职劳动教育的保障措施

首先,高职院校要确定劳动教育的牵头部门,并尽快构建劳动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要将-🔥js1996注册登录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进行明确,如在全校成立劳动教育委员会、各院系组建劳动教育指导小组等,完善-🔥js1996注册登录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并对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开展监督与指导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要强化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除了要提高现有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劳动教育育人意识和能力外,还要把社会企业人员充实吸引到-🔥js1996注册登录的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如企业技能大师、各级劳动模范和非遗传承人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兼职师资力量[5]。再次,要建立劳动教育专项资金保障措施。高职院校要建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并确保经费可以及时到位,为劳动教育载体建设、劳动教育活动开展等各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4.构建高职劳动教育的科学评价反馈体系

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做好教育评价与反馈工作,有助于定期总结劳动教育的成效,及时发现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适时进行劳动教育方案的修订完善。首先,高职院校要明确教师的劳动教育职责,将劳动美育纳入教师工作内容和教学评价考核指标。使教师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重要性,并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忘劳动育人的初心。其次,要完善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把学生劳动教育取得的成果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如学生技能素质的提升情况、劳动价值观是否健康、劳动职业态度是否积极、劳动习惯是否得以良好养成以及参加劳动实践情况等。再次,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js1996注册登录与学生之间的劳动教育双向沟通机制[6]。通过机制的建立及时了解学生对劳动教育方案的建议和看法等,以便对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教育纠正和干预措施,增强高职学生劳动认同和职业认同。

三、结束语

第5篇:劳动教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农村中小学;现实困境;教学改革

广大农村中小学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后备军,是一个亟需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现实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借助现场调查形式,通过对邵阳县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中小-🔥js1996注册登录进行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在劳动价值、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和创新劳动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现状,全面掌握他们在-🔥js1996注册登录教育、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情况。然后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准确把握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为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

1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中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应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农村中小-🔥js1996注册登录的劳动教育已逐渐被淡化、弱化,农村中小学生中同样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轻视、鄙视劳动的倾向。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困境。

1.1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与过去相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农民的劳动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际生活中,农村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也愈来愈少。个别访谈中,有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在农村中小学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劳动教育。有的认为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劳动教育课程在升学招生和上级部门考核考评中没有太多体现,抓了也白抓,效果不明显;有的认为校内劳动与体罚的界限容易被混淆,应主要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只有认真学习,通过优秀成绩走出农村到城市发展才是人生大事,劳动教育以后再搞也可以。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错综复杂,导致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被普遍忽视。

1.2在课程开设上落实不力。毫无疑问,-🔥js1996注册登录是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但是调查发现,不少农村-🔥js1996注册登录在课程开设方面都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并没有按教育部门的明确要求,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时,也没有安排集体劳动周(月)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js1996注册登录本身师资不足,劳动技术这种“杂课”往往由其他科目教师甚至后勤人员兼任,造成劳动教育往往呈现过场化、浅表化。还有一些小学并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他们把定期开展的-🔥js1996注册登录大扫除等同于劳动教育,也有不少-🔥js1996注册登录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假日在家中完成的。有的农村-🔥js1996注册登录虽然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但往往由教职员工来打理,并没有让学生去亲历劳动过程。

1.3在条件保障上配备不强。相对“德智体美”教育来说,劳动教育特征明显,实施起来更加复杂。现实中,农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大的瓶颈是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问题。很多-🔥js1996注册登录校园面积十分有限,根本没有专门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加之交通不便,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也无法有效利用。除此以外,劳动工具也普遍短缺、种类简单。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中小-🔥js1996注册登录除了卫生工具,就没有别的劳动教育设备,有的规模大点、条件好点的-🔥js1996注册登录,劳动技术室里的设施配备也基本是一些传统农耕工具。有些-🔥js1996注册登录劳动基地高处没有护栏,水边没有安全标牌,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1.4在考核评价上机制不全。一直以来,尤其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督导考核是教育评价机制中的短板。调查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教育的督导刚性不够。与此相应的,多数-🔥js1996注册登录没有形成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实际上没有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机制上的不健全导致“重智育,轻德育和体、美、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某些-🔥js1996注册登录不同程度存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文化课程占用,劳动教育师资、场地、经费相对缺乏,课外劳动实践基地形同虚设等现象,甚至个别-🔥js1996注册登录的劳动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的路径探索

要真正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摆脱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有效的路径探索,通过源头管理、过程管理、保障管理和结果管理,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

2.1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源头管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样,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除了农村中小学的老师和家长以外,尤其是农村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中小-🔥js1996注册登录保证劳动教育每周1课时,这是最起码要做到的。比较难落实的是每学年的劳动周和每月的劳动日,其实农村中小学可以把劳动周安排在“春播”和“秋收”时期,结合农业生产开展集体劳动实践。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区域性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并进行劳动教育专项督导,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2.2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过程管理。一般情况下,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得以实现。课堂是-🔥js1996注册登录育人的主渠道,所以提升农村中小学生劳动素养也需要从课程入手。每所-🔥js1996注册登录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课程标准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外,还要注意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比如开设一些农村种养殖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农业生产意识;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一些文化传统。-🔥js1996注册登录一定要重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补充作用,要求并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3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保障管理。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不足,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除了花大力气培训专职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外,各-🔥js1996注册登录其实也可以聘请当地的一些能工巧匠或者劳动能手来担任兼职教师。在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的统筹规划与建设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逐年增加专项教育经费预算支出。用3~5年的时间,实现每所农村-🔥js1996注册登录配备劳动实践教室和种养殖实训基地的目标。除此以外,还应该通过与各乡镇、当地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机构的合作共建,集中为每所农村中心-🔥js1996注册登录创设一个相对固定、交通方便的校外劳动实训基地,同时做好劳动过程的安全保障。

友情链接
XML 地图